沒有雷鋒的日子,是一種怎么樣的體驗?
2015年8月開封,一位60歲的老人騎電動車在經過涉水路面時不慎滑到,這期間有人想要去扶起他,但被同伴勸阻后又退回。三分鐘后老人才被扶起,卻已經淹死了。
2015年12月鹽城市匯文東路,一名老人摔倒在路上,自己爬不起來。路上人來人往的,但所有行人都繞著走,就這樣老人躺在冰冷的大馬路上將近二十分鐘后才被扶起。
2016年1月貴陽某商場,兩名70歲的老人從電梯上摔倒了下來,事發后沒人敢將兩位老人扶起來。直到商場業務主管趕來后才將兩老扶起來,并撥打120急救電話。
這一切都源于那場著名的彭宇案。
彭宇案二審結束后,網絡媒體和名人大V紛紛轉發此事件,宣稱彭宇是學雷鋒做好事卻反被訛詐的活教訓。
然而《焦點訪談》早就披露過,彭宇案并非冤案,當事人早就承認自己撞到了老人。在這一輿論事件之后,參與傳播者無人懺悔,反而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跟風報道此類事件,直到人人自危。
曾幾何時,學雷鋒做好事是一個時代精神,然而自從有人開始質疑這一切之后,一切都變了。
他們說雷鋒是偽造的英雄;
他們說做好人好事是傻子的行為;
他們說雷鋒的照片都是擺拍;
他們說雷鋒穿皮夾克帶手表很奢侈;
他們說雷鋒修車的位置是個擋泥板;
他們還說雷鋒竟然一天能揀糞300斤,
難道他能每2.8秒就撿到一個?
很多人信了,開始嘲諷這個已經逝去多年的精神偶像,只是這些相信了謠言的人忽略了事情的本質。
的確,宣傳雷鋒事跡的照片有些是根據真實情況補拍的,但這又如何,無論是美國英國德國日本,每一個國家在宣傳自己的精神偶像時,都會使用補拍、擺拍,甚至藝術再加工的方法來達到影響更多人的目的。
雷鋒的確有過一件皮夾克和一塊國產手表,雖然部隊津貼少,但雷鋒在1959年就已經是鞍鋼的先進員工,月收入有30元,這些消費完全在他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;
雷鋒修車的照片也不是裝模作樣,因為那款嘎斯汽車的擋泥板下方,正是前車燈安裝固定裝置的地方,有時會松脫需要修理;
雷鋒一天揀糞300斤也并不奇怪,因為他是到牲畜集中放牧的地方用鏟子,將成堆的糞球收集回來做肥料,而不是一粒一粒地拾取。
這些詆毀雷鋒的謠言看似是針對他一個人,而實際上針對的是我們這個國家的誠信,是針對我們整個民族的社會風氣。
是啊,因為相信了這些貌似有力的謠言,你從此就會開始質疑我們國家的誠信,你從此對雷鋒這樣的好人好事產生了質疑和懷疑,你從此變得冷漠和自私。
但你所不知道的是,
當有些人拼命從幾百萬扶老人的事件里,找出個別疑似被訛詐的新聞,進行全網炒作以達到讓中國社會不再互相幫助之目的時,
當有些人拼命抹黑雷鋒嘲笑好人好事的時候,有些人正在自己的大片里締造他們自己的超級英雄,有些人在塑造自己的英雄也正在推倒我們的雷鋒。
今天的中國也許正在變得冷漠,人們已經不再敢做好人好事,我們似乎也已經忘記了雷鋒,然而假如每一個人都變得日漸冷漠的話,那么誰都有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。
雷鋒無法再活過來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做好人好事其實并不難,但假如我們還關愛自己關愛這個國家,關愛身邊每一個人的話,請找回助人為樂的勇氣。如果我們人人都能愛憎分明,都能與網絡虛假謠言做斗爭,能堅持職業操守絕不弄虛作假,能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的話,雷鋒精神就會重新回到我們身邊溫暖這個社會。
拒絕冷漠,雷鋒歸來。